转动和定位的重要部件,轴承与其他零部件配合,保证电机转子部分在径向和轴向的相对位置符合要求。轴承出现问题时,性故障一般先表现为杂音,然后开始发热,再后来就会发展为轴承的磨损,具体表象为杂音加大,甚至出现轴承散架、电机抱轴、绕组烧毁等更严重的问题。电机轴承发热和损毁的原因如下:
不要贪图价格便宜使用翻新轴承或假冒伪劣轴承,安装前应检查轴承内外圈,滚珠、滚子及其保持架表面的光洁度,有无损伤、锈蚀、凹坑,检查轴承间隙是否适当,过大会造成冲击,过小会造成润滑不良,甚至烧坏。
电机的铸造零部件在铸造、加工过程都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形,有些电机在存放过程中即出现轴承室裂纹问题,导致电机运行过程出现杂音甚至是致命的扫膛质量问题。
轴承作为比较精密的零件,必须选用正确的安装方法,否则就会对其造成损伤。如安装时直接对轴承的敲击,不但会造成轴承变形,也会使轴承产生裂纹;更有甚者直接用乙炔火焰对着轴承烧烤,不均匀的火烤不但造成轴承变形,也会使其退火,给轴承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一定要选择合理的安装方法,应用油煮或有控温装置的轴承加热器加热,温度不得高于100℃,更不能火烤;该压入的一定不要锤击,特别是直接锤击,需要锤击的一定垫铜板或铜棒等等,轴承的内外圈不得偏离要求,保证滚动体在正常的滚道内运行。
装配过程中环境不好会对轴承造成污染,润滑脂中容易混入杂质(颗粒、其他油类、水等)。安装应在无尘、洁净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杂质落入轴承及润滑油脂。
电机运行时轴承的游隙就是工作游隙,只有工作游隙在正常的范围内,轴承方可正常的工作。在实际使用中,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都直接影响到轴承的工作游隙或相对运行。当轴承处于较紧的夹持状态时,工作游隙会变小,轴承会发热;当配合太松时,又会发生轴承的跑圈问题。当轴承室尺寸正超差时,可能会发生跑外圈问题,即轴承外圈与轴承室发生周向的相对运动;当轴承位直径负超差时,轴承又出现跑内圈问题,即轴承内圈与轴承位发生周向的相对运动。
电机的定子与转子同心时,轴承的径向游隙应该处于比较均匀的状态,如果定、转子不同心,相当于两者的中心线不是重合状态,导致两端的轴承非正常受力,电机运行时自然会使轴承非正常工作。
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定子或转子铁芯定位尺寸差错、因转子制造过程的热加工导致转子铁芯的飘曲,使得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轴向力,该状态下电机的轴承因为轴向力的作用,出现非正常运行。
良好的润滑是轴承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电机技术条件中会对电机的标准运行环境进行规定,如环境温度、海拔高度等,选择润滑脂时应按照该条件进行。对于特别寒冷的气候,润滑脂必须有足够的耐低温性能;对于高温环境运行的电机比如空压机电机,大多运行环境温度在40℃以上,再加上电机的温升,轴承系统温度会很高,普通的润滑脂会因为温度过高而降解失效,导致轴承润滑脂流失,而使轴承处于非润滑状态,很短时间内便发热损毁,甚至导致电机绕组烧毁。
润滑脂过少时轴承润滑不良,润滑脂过多时会堆积在轴承系统内腔,极不利于热量的散发。电机加油时应根据电机的转速确定加油量,转速1500r/min以下的电机加满2/3轴承室,转速1500r/min以上的电机加满1/2轴承室即可。试机的时候若有必要,可用油枪加油至轴承噪音最小。
电机运行时应根据使用频度进行润滑脂的更换,更换时应将原脂清理干净,并更换相同牌号的润滑脂。大多数电机铭牌上都会标出润滑脂更换的周期和具体的牌号。
轴电流问题对于变频电机、低压大功率电机和高压电机影响较大。产生轴电流的原因是轴电压的作用。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轴电流对于轴承基本上是毁灭性的打击,不严重时轴承系统表现为杂音,进而杂音变大;而轴电流严重时,轴承系统杂音变化特别快,拆解检查时轴承套圈上会有明显的搓板状痕迹;轴电流问题伴随着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润滑脂的降解失效,因而会导致较短时间内轴承系统发热烧毁。
轴电流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构成回路。保持轴与轴瓦之间润滑绝缘介质油的纯度,发现油变质必须及时更换新油,否则油膜的绝缘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容易被低电压击穿。必要时在非轴伸端的轴承座和轴承之间加装绝缘垫或采用绝缘轴承,切断轴电流的回路。或在轴伸端安装接地碳刷,使接地碳刷可靠接地,并且与转轴可靠接触,保证转轴电位为零电位,随时将电机轴上的静电荷引向大地,以此消除轴电流。
如果电机的使用环境潮湿或具有腐蚀性,轴承可能会生锈,轴承内盖与轴承外盖部位的密封加工不规范、或轴承内外盖的直径正超差时,也容易出现异物进入轴承导致故障。
大多数小型电机端盖不一定带散热筋,而大中型电机端盖上的散热筋对于轴承温度的控制特别重要;对于一些增容的小型电机,也要通过端盖的散热改进,进一步改善轴承系统的散热。电机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机身的清污和通风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