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简化分析问题的思路,我们以电机轴承设计及运行的合理性为前提,对部分环节的控制进行对比分析。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谈过轴承系统与绕组系统温升的正相关性,以及与轴承系统直接关联的零部件散热效果,对轴承系统温度的影响。而对于电机的设计者及制造者,更多的关心电机本体的性能及安装尺寸符合性,而没有或者说没有机会,真正了解和理解电机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性能关联关系。
与B3安装电机相比,B35电机除机座底脚的安装和固定外,还要通过法兰端盖与设备进行固定,即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保证和约束电机轴伸与设备的对接效果。自然地,电机的法兰盖与设备的对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腔,电机的轴伸端轴承部分多了一个与外界环境的阻断,即轴承系统散发出的热量不能直接与周围环境进行热交换,特别是对于设备部分温度较高的场合,对电机轴伸端的轴承温度的影响更大。
但在电机试验过程中,大多情况下不会按照电机的实际运行营造试验环境,无论是安装环境还是电机的实际运行环境,因而在试验阶段所测得的数据与电机的实际运行过程有较大的偏差,尤其是对于环境温度较高的场所,由此导致的轴承系统问题非常多。
为了规避该类问题,电机厂家和设备厂家都应考虑在法兰盖的设计上做一些文章,以确保设备和电机运行过程中,轴承系统的通风散热需求。
对于大多数电机,轴承系统需要不停机注排油结构,而电机的注排油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在轴承盖上,另一种是在端盖上,对于B3安装的电机,无论在端盖上还是在轴承盖上,只要不与设备干涉即可完成注排油,而对于B35安装的电机,必须考虑电机与设备对接后注排油结构的的合理性。
在实际的电机故障安全分析中发现,有的电机只有注油孔而没有排油孔,对于小电机问题不大,但对于较大的电机,特别是需求频繁更换润滑脂的电机,问题可能会比较严重,油脂甚至会流入电机内腔,引发其他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