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间,以家国为己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的发展方向数次优化,随之科技布局也几经调整。
这些调整与改革,无不以与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与支撑为圭臬。恰恰是这每一个里程或节点,见证了中国应用化学事业的筚路蓝缕,也筑起了应化科技与产业的坚固基石。
正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考虑领域分工和区域布局,一个研究机构的科研能力建设,也必须有与其战略定位相匹配的科技布局。从工业研究所向综合研究所转变,跟随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每一次改革,以学科建设支撑科技布局进而带动重大成果产出,是长春应化所历次战略调整、科技布局的主线,也是其不断发展的根基所在。
1955~1956年,确定稀有元素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制备等9个方向,推进了长春应化所从一个工业研究所向科学研究所的转变,为研究所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学科基础。
1963年,根据中科院“三定”部署要求,再次规划9大方向,以更好聚焦国家中长期建设发展需要。
1981~1984年,遵循中科院“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方针,向以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期课题为主的方向转向,同时聚焦国际科学发展前沿和国家重要需求,使长春应化所成为化学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2000年,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将科技布局凝练调整为“233”,即聚焦2个领域,开发3种资源,发展3种材料;
2009年,围绕“创新2020”目标,科技布局又调整为“310”,即聚焦三大领域、开发四类资源、发展三类材料、开拓三类技术;
2015年,聚焦“率先行动”计划和特色研究所建设,将科技布局优化为“312”,即聚焦先进材料、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口健康等三大领域并部署了12个主要研究方向。
“从实现创新能力和创新贡献质的跃升的目标出发,研究所历次科技布局调整,使我们更加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增强了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长春应化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杨小牛说。
如果把上述历史事件串成一条线,可以发现仍有若干节点堪称诸多历史转折中的重要节点。从“233”“310”再到“312”,简单的数字变化,却意味着时代方向和创新内涵的衔接与演进、传承与发展。而其不变的主题则是如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的巨大变化。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使中科院科研院所从十年浩劫后的迷茫、改革开放初期的躁动,逐渐回归理性稳健的发展轨道上来。对于长春应化所也同样如此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于一体,成为中科院高分子材料与稀土材料的高技术创新基地,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研究机构长春应化所选择了一条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应走的“康庄大道”。
直面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发展前沿,长春应化所按照领域前沿、高技术创新、产业化三个层次,部署实施了一批优势创新项目。知识创新十年来,研究所积极承担国家、国防和地方重大科技任务,在聚乳酸树脂、二氧化碳共聚物、稀土异戊橡胶等方面突破若干关键技术和集成技术,解决了系列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创新成果。
2008年是安立佳出任长春应化所所长的第一年。彼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创新体系的要求,成为所有应化人面临的新使命、新挑战。
长春应化所清醒地认识国家战略需求的长期性、紧迫性,不断强化战略定位的准确性和科技布局的前瞻性,再次对科技布局进行优化:将发展方向聚焦为“310”,即三大领域和十大方向。
“310”布局包括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四类资源、先进材料领域的三类材料以及新能源领域的三类技术。与之匹配的是,研究所构建了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所实验室等为支撑的科技组织体系。
事实证明,这无疑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谋篇布局:按照预期目标,研究所在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合成天然橡胶、稀土及钍资源低碳冶金技术和稀土发光材料“三个重大突破”上均实现了规模产业化,发展出国际认证的下游产品。
开拓出功能化聚烯烃、稀土异戊橡胶、交流LED、聚酰亚胺树脂与纤维等产业化成果,为发展我国新材料产业作出了标志性贡献。
发展出高强囊体材料、航天吸水材料、水润滑轴承、含氟热缩材料、热障涂层材料等,为我国国防相关领域建设提供了重要材料支撑。
进入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全球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入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再次擎起科技体制改革的大旗,延续知识创新工程战略,进行了以研究所分类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改革。
勇立改革潮头,长春应化所作为我国化学界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再次发挥了其综合性化学研究所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聚焦先进材料、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口健康三大领域、主攻12个研究方向的科技布局。
三年特色研究所的实践,不断强化长春应化所持续改革和有效重大产出的能力:需求牵引、集成攻关、基地打造和协同创新,诞生了一系列标志性产业化成果,推动了化学和材料学科跨入国际顶尖序列,培育了一批领军拔尖人才,推动了60%以上科技力量进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新贡献。
特别是重大产出方面,在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系列技术产业化方面,已建成世界首条万吨级二氧化碳基塑料生产线,系列产品在国际上实现商品化销售,可降解农用地膜实现千亩级示范应用,技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在稀土交流LED发光材料与器件产业化方面,首创发光寿命与交流电频率匹配的稀土发光材料,突破了照明器件的制备技术,攻克了交流电驱动LED的发光频闪世界难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掌握通过稀土荧光粉生产低频闪交流LED的国家。
在医用高分子材料与器械产业化方面,开发出一次性输注医疗器械用聚烯烃材料,解决了灭菌剂残留和塑化剂析出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建成世界首套万吨级医用聚烯烃生产装置及国内首套万吨级抗辐照老化医用材料生产线,系列产品在千余家三甲医院使用,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为医疗器械产业更新换代提供了新材料和新技术。
探究上述重大产出的根源所在,无不与长春应化所深厚的学科积累息息相关。正如长春应化所在其特色研究所建设工作自评报告中所总结的,“注重学科布局发展,才能实现原创性产业化成果不断产出。”
而对于未来发展,长春应化所的管理者已在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杨小牛强调:“应对未来科技强国的建设要求,在强化现有三个优势学科领跑地位的基础上,我们将布局建设前沿交叉的生物化工学科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实现原创性产业化成果梯次接续、不断产出。”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完成创新型国家建设任务的重要时期,也是中科院基本实现“四个率先”目标的跨越发展阶段。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思想,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应化所提出了“前瞻谋划+择机实施”的发展思路,再次发力基础研究以及探索由基础研究成果向开拓性技术演化的有效路径。
杨小牛解释,具体而言,就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专注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产出,打造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高精尖科研团队,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导者,为科技变革提供源动力;在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方面,聚焦中试技术孵化和市场需求牵引,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专业化技术团队,成为若干重要标准的制定者,为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研究所将持续对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作出调整,优化评价机制,以重大任务为牵引集聚优势科研力量,最终为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注入强大动力。
在科技布局上,长春应化所将深入实施“312”布局,聚焦先进材料与制造、生态与环境、人口健康三大领域,发展12个方向。其中,先进材料领域主要对标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领域主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需求,人口健康领域主要聚焦民生建设和健康中国战略重大需求,整体布局更加凸显“三个面向”需求。
杨小牛表示,依托学科优势,长春应化所将在上述三大领域强化独创独有的原始创新和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从而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应化国家队的特殊价值。
基础研究方面,推进材料与资源、能源、环境、信息、生物、健康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力争开创一批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方向,使整体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同时为未来凝练出新的突破方向;
应用研究方面,推进聚乳酸树脂、二氧化碳基聚合物、合成天然橡胶及其单体、交流LED、功能化聚烯烃、聚酰亚胺树脂及纤维、高强囊体材料等在更高技术层面和更大规模上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有效衔接,引领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战略高技术研究方面,着力突破轻合金和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核心关键技术,进一步发展国防高性能新材料和新技术,强化军民融合,拓展科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国内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创新能力的战略新材料研发配套基地。
面对国家对科研院所的新期待,长春应化所将坚定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不断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形成先发优势,力促成果产出,为国家相关领域发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中高端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