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文化是从战国初期到东汉初期,以云南昆明、玉溪两地为中心,方圆几百公里内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用于盛装海贝的贮贝器是古滇国青铜文明的典型代表,器盖上大气精巧的立体雕塑装饰代表着古滇国青铜器失蜡法铸造的最高成就,并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古滇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重大事件,堪称“青铜铸造的无声史书”。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为古滇国青铜器,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10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器物高50厘米,盖径25厘米。器盖正中铸有一骑士,头梳椎髻,腰配长剑,剑鞘纹饰精美,骑士通体鎏金;骑士坐下一匹骏马,昂首挺胸,张口翘尾;骏马四足踏于一长方形平台,平台下有一立柱,此举应为突出骑士地位,并为整体构图美观之用;器盖立雕四头壮硕的公牛,首尾相接,环绕于骑士周围;器身两侧各有一只虎形耳,双耳对称,虎的四肢紧扣器物腰部,作向上攀爬状,一虎尾部向上卷曲,另一虎尾部向下卷曲,两虎无论是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器物底部有虎爪形三足。
从出土器物的情况看,古滇国的兵种以步兵为主,骑兵数量少,但在战争中骑兵往往起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这件器物上的骑士通体鎏金,体现出骑士的高贵地位。骑士腰间的佩剑引人注目,剑鞘花纹精美。古滇国出土文物中的长剑,无论材质如何,一般都有剑鞘,鞘有金鞘、铜鞘、木鞘和皮鞘之分,其中配金鞘的铜柄铁剑最为尊贵。另外,骑士服饰完整但并未穿鞋,这与当地生活习惯有关。
牛是古滇国青铜器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动物,可见古滇人对牛的喜爱。在中国数千年农耕文明中,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牛都是受到律令保护的动物。在古滇国,牛是财富的象征。古滇国青铜器中出现的牛有很多品种,如峰牛、牦牛、白肢野牛,也有牛形兽等,其中以峰牛最多。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上的四头牛应该为峰牛。峰牛也称“封牛”或“犎牛”,又称“瘤牛”,因其肩背有巨大瘤状突起而得名,曾是亚洲的主要牛种之一。峰牛抗热、抗蜱、抗病能力强,易于驯养,是古滇国重要的肉食来源,也是当时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牛。
古代滇池地区青铜文化中的贮贝器出现于战国末期,到西汉中期达到鼎盛,消亡于东汉初期。贮贝器是古代滇池地区社会历史画卷的缩影,其制作工艺集青铜文化之大成,显示了极高的水平。在古滇国,贮贝器与铜鼓同为“国之重器”,是财富、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只能为滇王及贵族所拥有。
首先是器身的铸造。器身使用范模铸造法,至少有制范、浇铸、修饰三个步骤。先根据贮贝器的形状、大小,做出一个与之相同的泥制模型,再将所需花纹图案刻在泥模上,最后用此泥模(内模)翻制外范。外范为对称的几块,内模、外范分别制好后,按照贮贝器的要求,均匀地刮去内模的表层,所刮厚度即铸出贮贝器的厚度。浇铸时,必须使铜液不急不缓地流入范腔,直到饱满为止。等到浇铸结束后,待其冷却,剥去外范,一件粗制的贮贝器便形成了,但还要修理修饰,直到器物表面平整、花纹清晰饱满。
其次是器盖的铸造。器盖上面的牛、马、人、建筑等立体饰物和场面雕铸群,应该是单个铸成后,再焊接到盖子上的。这些器物的表面光洁平整,人物、动物生动逼真,看不出任何焊接痕迹,应是采用了失蜡浇铸法。此法是将铸造的青铜器先制成蜡模,然后在蜡模上敷泥成外范,并留出浇铸孔,等外范稍干后经过高温焙烧,外范内的蜡模融化,蜡液便从浇铸孔流出。此时,外范内就会形成一个与蜡模相同的空腔。浇铸时,将铜液通过浇铸孔注入范腔。当范腔注满后,稍待冷却剥去外范,一件精美的青铜器便铸成了。
再次是特殊构件的铸造。贮贝器盖上的实心铜柱可能使用了一种特制的夯筑范铸造法,即先制出一个与铜柱完全相同的泥模(包括柱上的雕刻纹样),然后将此泥模竖立,在其四周加上木板边框,边框与泥模之间用半潮湿的泥土填充,并将其夯实,最后再将泥模粉碎取出,这样边框夯土中就会形成一个与铜柱模型完全相同的空腔。浇铸时,铜液可直接注入范腔,直至注满为止。待其冷却后,剥去边框木板和夯土即可。此时,还可对纹饰或雕刻图案进行修饰,达到美观的效果。
古滇国的贮贝器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即提桶形贮贝器、束腰筒状贮贝器、铜鼓形贮贝器、叠鼓形贮贝器、异形贮贝器。束腰筒状贮贝器的出现是专用贮贝器出现的标志,也是出土数量最多的贮贝器。其器身为桶状,或微收,线条流畅,有器盖和三足。部分器身有虎形耳。有的三足为兽爪形,有的为跪坐俑,有的无装饰。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就属于这种器型。
贮贝器大约消失于东汉初期,消亡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外,还有、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古滇国地处西南一隅,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区域性政权。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尝羌降于汉,汉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随着益州郡的设立,中原文化在滇池地区传播,逐渐与古滇国文化融合。从考古发掘报告可以看出,西汉前期古滇墓出土的随葬器物富有地区特色,西汉中后期古滇墓中则出现了大量中原地区的器物,如钱币、带钩、熏炉等。
古滇人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学会了铸造并使用铜铁合制器和铁器,这些器具不断发展,并最终取代了青铜器。古滇国早期出土的铜铁合制器表明,当地已开始使用铁器,或者说,早在西汉时期,古滇人就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冶铁技术,铁器逐渐发展起来。随着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青铜贮贝器自然也逐渐衰落以至消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