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上博讲坛”,是一个汇聚上博英才、文博大家的文化传播平台。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纤细峻深、器形复杂,在世界文明古国中独具技术特色。技艺如此高超的青铜器,其成形技术是约4000年前夏时期已发明的了不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陶范铸造技术。
这项鲜为人知的陶范制造科技内涵,已由上海博物馆谭德睿为首的团队历经10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在1996年全面揭示并复原成功。这项被称为《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的国家级鉴定意见认为,此研究“代表了当代科技考古的正确途径”,“使中国青铜技术研究更加具体、科学、深化,进一步解开了中国青铜铸造技术之谜,具有总结性的意义”。
⑤一整套既科学又规范的陶范铸造技术,是青铜时代出现高度发达青铜工业的技术基础,得以创造出辉煌的青铜文明,并始终是中国古代铸造的主要技术基础。
我们在欣赏古代青铜器时,常被它雄奇的器型、繁缛的纹饰、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铭文所震撼。而所有这一切的背后,都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创新发明才能够成就青铜器的辉煌。为了更清晰、更精确地去探究古代青铜技术,我们利用现代科技揭示它的各种成形技术。
铸补、铸接、盲芯、金属芯撑、复合金属等青铜技术种类繁多,运用灵活。在一件青铜器中,往往集成了多种复杂技术。在各时期、各地域使用的技术既存在共性,也存在个性。这与社会需求、审美要求等大背景密不可分。所以,对技术的研究不仅要放在技术发展的脉络上,也要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思考。
谭德睿,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古代青铜技术、艺术铸造、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中国传统工艺全集》常务副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技艺卷•金属工艺与首饰工艺篇》主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亚洲铜装饰协会会长、《雕塑》和《铸造》杂志顾问等。主要著作:《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主编《艺术铸造》、主编《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属工艺卷》、主编《中国传统铸造图典》、合作主编《图说中华铜文化》等。
丁忠明,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分析检测技术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青铜器、漆器等文物的制作技术。在国内率先将X-ray CT检测技术运用于各类文物制作工艺研究、病害诊断及器物真伪鉴别等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博物馆展陈及多本展览图录。发表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