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人们的印象中,家长群只存在于中小学,大学生既然都是成年人,大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交集,大概只是送孩子上大学,或是去参加毕业典礼。但事实显然出乎人们的预料,据媒体报道,如今一些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正在蔓延。那么,大学是否有必要建家长群?家长、学生和学校的边界又该是什么?
资料图:2月16日,学生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届毕业生春季就业洽谈会上与招聘单位洽谈。图/新华社
大学为什么会有家长群?或许这首先要归功于通讯技术的日益发达。在拿起智能手机就能联系辅导员或老师的当下,部分家长或许已经习惯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遥控”孩子的日子,还没意识到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
更大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整体环境的变化。更早一代大学生的父母,通常忙于生计,或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也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但受制于种种条件的缺失,在不知道如何沟通或提供更多建议的情况下,干脆也就选择不过多干涉。
而如今的新一代家长则不然,他们能为孩子提供更优越的生活环境,也拥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即使是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也不陌生。正因此,他们急于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下一代,更不希望孩子在大学阶段“走弯路”。于是,家长群就成了家长、孩子之间的紧密纽带,即使孩子已经远离家庭。
另一方面,大学组建家长群也有自身的考虑。不管是为了更方便地通知学校事务、还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学校都希望能“把话说在前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此看来,大学家长群的流行,归根结底是因为契合了家校双方的需求。
然而,大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处理各种难题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对不少00后大学生来说,从小衣食无忧、备受呵护,相对来说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经验,而进入大学,正是磨炼自身的最好时机。如果这段时期仍然处于家长的“遥控”之下,那么失去的可能是独立成长的宝贵机会。
毕竟,大学不只是象牙塔,也是“小社会”,是年轻人们接触世界的第一站,也是他们勇敢迈向未来的重要起点。因此,放开手,有时候才是对孩子更好的关爱。
当然,这并不是说家长群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更不是说家长就不应该关心孩子在大学里的生活。关键问题仍在于,家长参与孩子的生活,应该有个“度”。如果家长只是通过家长群掌握学校的基本信息,事实上并无问题,公众也不必太过敏感。
其实,该不该有家长群,家长群到底该如何运行等问题,不仅是家长和大学的事,也应该问一问同学们的意见。大学生毕竟不是家长的“提线木偶”,而是有主见的成年人。即使家长对学校课程、学业成绩等问题存在疑问,也应该学会首先和孩子当面沟通、交流,而不是在家长群里询问老师。说到底,无论是家长还是大学自身,应该更正确地认识大学的本质——这里是让年轻人自由成长的地方,而不是严密保护孩子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