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内需背景下,如何找准产业赛道、发现市场机会并积极面对是企业家们的当务之急。10月20日,第三届长三角产业发展合作论坛在上海浦东举行,著名经济学者、行业分析师、管理咨询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扩内需背景下的市场机会、产业赛道与企业应对”这一主题,从不同领域和视角研判经济走势、分享鲜活案例、交流应对策略。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咨询行业协会、长三角企业发展促进联盟联合主办。会议伊始,全国政协、上海市政协原、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作了开幕致辞。他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5年来取得的成绩,并用、远见、决心、共商、共建、共享六个关键词表达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期待。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中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所作出的战略选择,长三角要有为突破西方“卡脖子”而攻坚克难的奋斗,在未来5年要实现在贸易、投资、资金、技术、人才五个方面畅其流,要淡化三省一市的户籍概念,强调同为长三角人的共同追求,要有更多更有效的共商实举,共商区域协同发展。他认为,长三角可以在不同的产业共建产业联盟,联盟可以有国企、民企和外企,不过度强调某一种所有制,相互尊重、共建共赢;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成果要让2.37亿长三角人民、14亿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共享。
聚焦“扩内需背景下民营企业的市场机会与使命担当”这一主题,著名经济学者,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指出,民营企业的发展关系到“就业优先”政策对经济基本面的重要支撑,其在经济复苏的“L型转换”、“数实融合”、“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潮涌”、细分赛道上的“优胜略汰”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中都面临一系列市场机会。
不同专家就扩内需背景下重点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战略发展、数字化供应链、TOC全价值链等专题作了演讲。海通证券前滩营业部总经理、知名财经评论人瞿时尹分析了老龄化、少子化对人口结构和内需结构的影响以及居民负债率和失业率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介绍了部分重点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专家、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创新研究院总经理贺仁龙结合日本等离子电视、美国摩托罗拉“星计划”等案例分析了各国在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未来产业政策布局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指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仍存在关键技术产品短板有待补齐、原始创新能力有待提升、西方打压遏制持续升级等一系列问题。中汽研(上海)首席咨询师陆盛赟指出,供应链层面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数字化来解决,汽车企业供应链的数字化可以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商合作、降低风险和成本、支持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等。著名培训师、中国TOC研究会会长仲杰认为,价值链各环节的产出能力和产出水平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企业首先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产销研不平衡。
长三角企业如何在扩内需背景下发展、合作?嘉兴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双飞无油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引春,黄山市企业(企业家)联合会会长杨欣辉,安科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惠东和上海新沪商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希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左德昌,围绕“专精特新 合作共享 勇毅前行”主题展开了讨论。他们在对话中,分别就企业迈向专精特新征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中小企业如何在扩内需重点行业赛道和供应链中找准定位、长三角企业在产业布局投资合作中如何避免同质化内卷、地方政府在落实“民营经济31条”和改善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不足、长三角各商协会就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合作联动发展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当下的时代意义等话题,做了阐述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