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空压机一直是氢燃料电池“卡脖子”的核心技术瓶颈之一,目前只有国外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突破瓶颈,实现了这一技术的国产化应用。而他们自主研发的污水处理用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更是打破了韩国长达13年对全球技术市场的垄断。特别策划《工业升级看河北----小巨人成长记》,今天走进金士顿,看它如何依靠“硬核”技术闯市场。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用无油空压机,它是燃料电池最为关键的零部件之一,如果把燃料电池系统比作,空压机可以比拟为燃料电池的“肺”。”在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展示厅,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院长杨登峰指着公司最新研发投产的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空压机说,公司已经和北京亿华通、上燃动力、潍柴等国内知名系统集成商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国内燃料电池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杨登峰:“我们的第一代产品是在2018年研制成功的,之前国内车用燃料电池空压机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而我们的技术突破,极大降低了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对空压机的关键部件“轴承”的深入研究。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轴承研发生产的公司。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允东介绍,十几年了,他们其实就做了一件事,做好轴承以及和轴承相关的产品。
李允东说,金士顿刚成立时,就没有选择在传统轴承市场上分一杯羹,而是另辟蹊径将钢厂的专用精轧机轴承确定为主攻的“拳头”产品。
李允东:“公司成立之初的时候,国内民营钢铁企业风头正劲,对精轧机高速轴承的需求激增。当时,这类产品一直被德国西马克、美国摩根所垄断,价格居高不下,我们国内的企业只有高价买入。金士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研发一款性能、品质能够匹配国外产品,但价格要明显低于国外的核心产品,来抢占这一市场。”
由于当时没有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只有几十名员工的金士顿凭借自己组建的研发团队,不断地摸索实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的推倒重来,终于研发生产出了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同类产品的成熟产品。
金士顿公司总工程师何波:“做了多少次试验,我自己都不记得了。经测算,与传统轴承相比,金士顿精轧机轴承不仅尺寸更小。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金士顿实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完全替代,将我国冶金行业高速线万吨计算,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500万元。”
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金士顿先后与哈飞、西飞以及127家钢厂达成合作,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稳步达到60%。面对成绩,金士顿并没有停步不前,而是迅速将目光转向更加高端的动压空气轴承。动压空气轴承是一种不使用润滑油而利用气体作为润滑介质的轴承,具有节能、高效、寿命长等优点,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等领域。2012年以前,国内这项技术属于空白。
金士顿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允东:“作为一家民营企业要想攻克这一‘硬核’技术特别不容易。为了寻找技术专家,公司领导跑遍了北京、天津、沈阳、哈尔滨、西安等地的科研院校。研发实验的艰难也远远超过我们预期。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两条路,是继续,还是放弃?我们选择了继续,科研经费也由最初预想的300万元增加到800万元、1700万元,甚至到最后的3000万元……”
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金士顿第一代动压空气轴承研制成功。在掌握空气轴承这项核心技术后,金士顿公司持续发力,2016年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一代风云系列空气悬浮离心鼓风机,打破了韩国对中国市场的13年垄断;而且我们依托自有技术和国内原材料,在性能优于进口产品的基础上,价格比韩国进口的产品降低了40%,所以我们的产品上市后迅速占领国内市场。2018年,这款产品的销售额就突破了1个亿。
李允东:“公司研制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也就应运而生,比起国外的产品可谓“物美价廉”。目前,我们公司生产的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年产能已达5000台。正建设的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可达到年产5万台。”
李允东:“秘诀就是创新。目前,我们拥有两家院士工作站,与9名院士有合作关系,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3%。公司每年拿出销售额的10%用于研发投入。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研发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产品。”